牯牛降被誉为“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”,主峰海拔1727.6米,是皖南三大高山之一,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,古称“西黄山”。景区拥有雄奇俊秀的山岳峡谷、原始葱郁的古树奇松、动静合一的水域奇观、如梦似幻的天象绝景、历史厚重的传统古村落,旅游资源实体丰富。
唐代诗人李白曾描绘:“天涯万里行人外,牯牛降中处处通”,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赞誉“池州牯牛降,三卷帝书藏”,吴应箕在《横山源记》里记述:“奇峰叠嶂,拒日概云,比之九华,尤为特秀。”
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雕凿了山巅奇石和大演坑、小演坑、百丈崖等峡谷奇观。景区内千年古树成群,古樟树、古银杏虬曲苍劲。峰顶更有迎客松、连理松、凤凰松点染。牯牛降河系发育,是“中国最美家乡河”“诗之河”秋浦河的源头之一。从峡谷中蜿蜒而下,一路可以欣赏到仙人聚会、四叠瀑布、龙门潭等水体景观,令人震撼称奇。牯牛降气象多变,云海、日出、佛光蔚然成观。
牯牛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国家4A级旅游景区,景区内有中国传统村落和方志敏北上抗日“红军标语墙”。目连戏、十番锣鼓、石台民歌、石台唱曲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此,涌现出了唐代诗人杜荀鹤、明代四部尚书毕锵、明代戏曲家郑之珍、明代文学家吴应箕、现代国故大家李诚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等众多名人。境内有吴应箕故居、青年时代读书亭、《泥湾观兵》手迹碑刻,以及吴应箕组织抵抗清兵的演练场。唐代诗人李白、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等历史名人也在此留下大量的诗文墨迹、历史遗存星罗棋布。